家母 & 乾媽 |
實踐社會責任~企業志工帶動環境永續
◎ 陳孟薇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整合發展部專案執行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整合發展部專案執行
※
《企業社會責任的興起》
《企業社會責任的興起》
環境及自然資源永續為生態保育的核心,是所有為環境保育貢獻的夥伴一直以來的努力方向。思考如何將社會上的不同族群串連起來,匯集各方資源、發揮群體力量來將環境保育的價值擴散出去,也是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下簡稱本會)在推動公民參與重要的一環。除了針對一般大眾舉辦推廣活動,因著自然環境及社會產生的改變,本會也不斷嘗試結合企業的影響力,在累積了十多年的工作假期執行經驗後,工作假期的合作方式已發展為企業夥伴加強社會參與可選擇的方式之一。
※
隨著時代的演變、人民意識的覺醒,食安問題、環境資源、勞工權益等社會議題一項一項的浮出檯面,民眾不再單純以獲利、經營規模來評斷一間企業的好壞。當企業享用社會資源而生存營運的同時,民眾開始期待並要求企業能主動去負起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企業也發現,能長久永續經營下去的方法,不能只依賴營收,更需要加強組織與社會間的連結。如何以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來強化組織經營者、員工、周圍社群環境及消費者之間的正向關係,已成為企業是否能夠永續經營的重要課題。
※
取之於社會,也得回饋社會的觀念在社會各個角落不斷蔓延,因而許多企業發展出不同途徑來提供資源及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過去不少企業參與社會公益的方式是由高層決策者來捐款、捐物資給公益組織,這樣的方式對於社會是種實質的回饋,但員工卻可能無法從中理解及體會如此回饋的意義。因此,近年來企業開始從企業特色發展出相關的公益活動,或用員工福利等不同的形式,來間接或直接的鼓勵員工投入公益,帶領員工身體力行共同參與社會服務。這種由企業號召員工參與「企業志工」的模式也逐漸在社會上發酵,甚至成為一種新的志工服務活動發展趨勢。
※
※
取之於社會,也得回饋社會的觀念在社會各個角落不斷蔓延,因而許多企業發展出不同途徑來提供資源及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過去不少企業參與社會公益的方式是由高層決策者來捐款、捐物資給公益組織,這樣的方式對於社會是種實質的回饋,但員工卻可能無法從中理解及體會如此回饋的意義。因此,近年來企業開始從企業特色發展出相關的公益活動,或用員工福利等不同的形式,來間接或直接的鼓勵員工投入公益,帶領員工身體力行共同參與社會服務。這種由企業號召員工參與「企業志工」的模式也逐漸在社會上發酵,甚至成為一種新的志工服務活動發展趨勢。
※
關西休息站 |
《企業志工,也瘋工作假期》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於2000年成立之初,即致力於推動以「環境信託」作為棲地守護的途徑,並至2004年將「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概念引入台灣,結合逐漸發展起來的「企業志工」風潮,帶領各方民眾及企業志工們(台灣拜耳公司)的力量,用建置人工濕地的方式,協助台東利嘉林道提昇處理污廢水能力。連續3年(2004-2006),本會與台灣拜耳公司依著生態工作假期的合作模式,陸續帶領著台灣拜耳公司的企業志工與許多熱情的志工共同投入陽明山雍來廢礦場的棲地復舊與生態多樣性的保存工作,以及協助花蓮南華社區的菸樓修復計畫,就此踏出了與企業合作舉辦企業志工工作假期的一大步。※
近年來,陸續有許多企業開始藉由生態工作假期,鼓勵企業員工參與台灣環境保護行動。從2007年台灣愛普生(Epson)公司總經理親自率領18名員工及家屬,參與陽明山二子坪棲地保育工作,協助移除溼地裡的外來種。2008年台灣天柏嵐(Timberland)公司則號召了全國各地門市的員工近50位志工,至台北石門的阿里磅生態農場,協助移除園區外來種與栽植本土水生植物,進行台北赤蛙的保育工作。2010年Discovery傳播集團台灣分公司為了慶祝成立25週年,帶領29位員工來到台南七股海岸進行護沙行動。2013年於「世界清潔日」首次嘗室舉辦企業聯合淨灘,邀請台灣Epson、香港酩悅軒尼詩及味全共同響應淨灘及海洋廢棄物監測行動。直至今日,本會針對不同的企業志工舉辦超過50場生態工作假期。
※
關西休息站 |
《藉由工作假期,深度認識環境》
一直以來,本會所舉辦的企業志工工作假期的內容強調「志工服務」及「生態旅遊」兩大重要元素。山林、海洋、濕地,根據不同場域的需求,與在地團隊、社區發展協會或環境保育組織針對在地環境需求進行了解,以進行志工服務規劃。「自己的故事自己說」,我們同時會邀請在地團隊來擔任工作假期的講師,並且將在地的文化特色、風味餐點融入工作假期的規劃中,帶領志工用視覺、味覺、聽覺深度認識當地自然環境及居民的生活。「志工服務」除了實際執行在地的棲地或文史遺跡的維護工作,協助在地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生態旅遊」也為當地的經濟及文化發展帶來一定的助益。※
我們希望透過企業志工工作假期,帶領志工體驗當地的生態環境更親身為當地的保育實際付出勞力,再透過經驗分享將環境保育的種子持續的散播出去。為使志工深刻了解參與工作假期的意義,活動前會至企業公司為志工們舉辦行前說明會,針對活動場域、志工服務內容及相關注意事項作完整的介紹,以讓志工們對整個工作假期的樣貌有通盤的了解後,在活動當下更加投入參與行動。
※
新竹芎林警察宿舍 |
《新型態員工旅遊》
除了志工服務行動外,更安排小遊戲將無痕山林及減少碳足跡的旅遊概念融入行程設計的一環,和志工約定出席工作假期的當天一定要攜帶綠背包(攜帶環保餐具、環保水壺及手帕),盡量減少遊憩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廢棄物,學習友善環境的生活方式。透過工作假期提供親近大自然的機會讓志工感受風雨觸摸土地,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亦獲得心靈的滿足及成就感。※
對於企業來說工作假期則是一種全新型態的員工旅遊,也是一種新的實踐社會責任的方式,由企業帶領員工、甚至是員工的家屬,在工作之餘利用假期自費參與生態工作假期。這種企業由上而下的帶領方式,所展現的是團隊集體的力量,透過企業的鼓勵與支持,員工也更樂於積極參與。對於企業內部一方面能加強員工間的互動、凝聚員工間的團結精神;另一方面也將企業的公益價值理念深植員工心中。對於社會則是發揮了深遠的教育及示範功能,帶來正向的社會意識。
※
2005年6月 |
《一同彎腰,向土地學習》
企業永續經營需要與社會更緊密的結合,活用企業資源,推動企業志工自動自發的團隊精神,向下紮根為社會建立服務的風氣。期待透過企業志工工作假期的參與及分享,感受為自然環境付出勞力後的深厚回饋和感動,只要願意張開雙手挺身而出,每個人都可以是讓世界更美好的那一股力量,相信共存在這片土地上的生命也會因這些付出而更加圓滿。※
新竹芎林警察宿舍 |
全職媽媽生命的第二春
◎ 薄荷綠
基督教論壇報 2012-06-07
※當孩子隨著年紀增長需要父母放手、發展成長空間時,智慧的全職母親已經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預備好自己;生命也愈發寬闊成長。最寶貴的是,這條投入全職母親的道路並沒有讓這些智慧母親喪失自我價值,她們從起點上有著眼光與堅持,伴著孩子的成長一路走來,陪伴了孩子,也從嶄新的面向上再次實現了自我價值。
我生活在一個有許多全職媽媽的小鎮。剛開始,年輕的母親多半都是因著先生工作來到小鎮居住,但在小鎮裡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便轉型成為全職母親;有的人則是生了第二個孩子後,想學習自己帶小孩,決心從職場退下來,成為全職母親。
雖然這是一個滿有全職媽媽氛圍的小鎮,但深入探究,全職媽媽的生活可分成許多不同的小團體和生活態度。有的人以孩子為名,過著散漫、沒有紀律的生活;有的人卻能因著警醒長時間與孩子相處可能帶來的弊端,深入酌量、進而展開母親生命第二春的耕耘。更明確來說,這個小鎮裡的全職媽媽,在當母親前多半都有一份好工作、或高學歷,當了全職媽媽後,首當其衝的挑戰便是,如何在褪去好工作高學歷的光環後,在隱藏平淡的母職中尋索自我價值。
※
《探索自我價值的階段》
事實上,有許多全職媽媽過不了自我價值這一關,便被周遭主流價值的海浪所吞噬,開始無止盡的「比較」:比較丈夫成就,比較小孩在校成績、才藝是否得名次的表現、房子大不大、是否開名車,即便在教會裡,也會比較丈夫是否擔任重要服事、是否為屬靈領袖…?然而越比較、總是越失望,在自我價值上迷失了,也遠離了「全職媽媽」這角色能帶給母親與家庭的益處和祝福。對於我自己來說,一方面努力耕耘自己身為全職媽媽的全備生活,不盡是依賴著與孩子的關係為生活主軸;另一方面也很努力在生活和教會裡尋找走在這條路上的好榜樣。而在這樣的方向上,兩者我都得著豐收。
因為自身有著這樣的問題意識、尋索與耕耘,著實看到了一些美好榜樣。在教會內姊妹查經團契裡,看見一群信仰與年齡都資深的姐妹,當孩子上學後,她們顧念同在主裡年輕母親的需要—盼望生活裡能有一段優質時間(quality time)和主裡姊妹一同來親近神的話語。這些資深姊妹志願在姊妹查經團契中承擔照顧幼兒,只為成全年輕母親每週能聚在一起專心親近神的話語,並有些心情分享。
世上大部分與這些資深年長姊妹年齡相近的女性,當她們的孩子不需要照顧後,這些女性為自己安排的生活多為享樂層面;然而,教會裡這群資深年長姊妹卻活出在基督裡為著他人需要而深深埋入事奉的生命典範,也是這種彼此服事的精神奠定了姊妹查經團契相愛的根基,神將靈魂得救的人數加添在當中。
※
新竹芎林警察宿舍 |
《不停止學習的過程》
在生活中,我看到另一種有智慧的母親,因為不希望全職的角色讓自己耽溺在親子情感倚賴中無法自拔,而成為孩子日後的重擔;更深入來說,這種智慧母親體悟了全職媽媽的親子關係並不能解決內心深處需要滿足的「自我價值」,她們選擇在全時間養育兒女中,堅持「擠出」一些時間,重新學一樣東西。她們剛開始都是抱著興趣的心情出發,每週努力「擠出」一點時間,即便帶著牙牙學語的年幼子女同行,都持守學習新事物的心志。通常懷著這種認真且堅持學習態度的全職媽媽,都會「恰巧」遇到能理解、體貼她們的老師同學,便一路學下去。每週一次,一個月又一個月的學著,一年接著一年的過去,這些智慧母親熬過了孩子年幼黏在身旁的階段,等孩子們上學,這些智慧母親能放更多心力在學了幾年的興趣上。
於是,初始的興趣慢慢磨練為箇中好手,在專業之外她們擁有另一項技能。堅持幾年的學習慢慢轉為第二專長,隨著成長,孩子佔用全職母親的時間越來越少,這些智慧母親開始去考專長證照,並酌量著自立門戶當老師。這些母親最初學習新事物的單純心情,並沒有想到數年後能結出美好的果子-成為全職母親生命中的第二春。
※
《生命越漸豐富寬闊》
然而,最寶貴的是,這條投入全職母親的道路並沒有讓這些智慧母親喪失自我價值,她們從起點上有著眼光與堅持,伴著孩子的成長一路走來,陪伴了孩子,也從嶄新的面向上再次實現了自我價值。而當孩子隨著年紀越來越需要父母放手、發展成長空間時,這些智慧母親已經預備好,她們因為耕耘生命第二春的豐收而心靈豐盈、並對自我感到自信。她們的自我價值沒有因為遁入家庭、母職而停頓,反倒有著過去未曾想過的寬闊成長,這份成長也裝備了智慧母親的心和眼光,騰出更多空間給孩子在新階段的成長。這些美好的見證讓人想起詩篇中所說,「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詩篇十六篇5-6節)
上帝永恆不變的信實,祂引導我們進入新的生命地界中(婚姻家庭),在新的角色中(全職媽媽)祂仍預備了豐盛筵席,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有領受的眼光,以及願意付代價一路耕耘的決心。
新路的起頭看來總是狹窄,但這不代表路不會越走越深邃、越走越寬廣,願神恩待每位全職媽媽智慧和長遠的眼光,信靠神在所量地界中一樣好處也不缺,憑著信心去耕耘地界中美好的生命第二春。
※
新竹芎林警察宿舍大門 |
伊甸推長者美味餐食工具書
※伊甸基金會引進日本「介護食」(Universal Design Foods)的理念,佐以台灣人的飲食習慣與口味,著手研發適合咀嚼吞嚥困難族群的食譜工具書《頤養‧好食:易嚼、美味的頤養食譜》今天正式發表,有細緻的營養標示以及針對慢性病患者的食材調整建議,幫助照顧者在顧及美味、營養、健康、方便的條件下,讓長輩重拾飲食的熱情與享受。
※
伊甸基金會說,食譜裡菜色,主要由世界餐福事工聯會的主廚陳宏賓、張同凝、李秀玲,以及伊甸基金會基隆服務中心主廚沈雪珍共同研發,他們融合中式、西式、台式料理的精髓,呈現出早餐、前菜、米麵、肉類、海鮮、湯品、甜點等65道菜餚,顛覆一般料理概念,例如以馬鈴薯泥代替米飯製作的「滷肉飯」、將雞腿肉磨泥熬煮成的「雞汁煨麵線」、以芋泥捏丸代替糯米製成的「酒釀湯圓」、各色蔬菜泥調味妝點成的地中海菜餚「普羅旺斯燉菜」,符合長輩飲食需求的家常好菜。
※
沈雪珍說,這次食譜都是與照顧服務員仔細討論過的營養需求,調配適合食材與易咀嚼吞嚥的樣態,例如食譜內的「紹興醉雞」,是她在基隆中心點餐率最高的一道人氣料理,不僅燉煮的軟嫩好入口,淡淡酒香也讓住民懷念起過去年輕的回憶,撫慰住民在養護機構內的生活。
※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5年10月07日(洪敏隆/台北報導)
狗兒子 Oddy~冠倫大國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